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 > 正文

中青报头版:怎样做好“咖啡+”?上海年轻人把咖啡店开出新花样

  • 商业
  • 2025-04-13 08:10:05
  • 14

近日,团上海市委发布了《上海共青团推进青春经济的实施方案》,旨在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实践平台和发展机遇,打造具有海派特色和青年元素的消费场景,吸引更多青年消费者。咖啡消费,是上海青春经济的重要部分,在这里“咖啡+”新业态不断涌现,“来杯咖啡,拍照打卡”正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社交方式。

徐汇区天平街道是上海市咖啡店密度最高的街道之一,2.68平方公里的行政管辖区域里有147家咖啡店,其中大多数店铺从业人员是青年。他们的咖啡店如何吸引消费者?怎样做好“咖啡+”?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政府服务?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进行了探访。

“这里不仅是咖啡馆”

“我希望把我的咖啡馆打造成生活的暂停器。”Q BOX咖啡馆主理人秦舒琪出生于1998年,去年夏天从互联网大厂裸辞,决心开一家有“未来感”的咖啡馆。

这家咖啡馆今年2月开业,启动资金全部来自秦舒琪的积蓄,装修时她甚至亲手刷漆、搭吧台。夏天,咖啡馆附近梧桐茂盛,机车青年、穿校服的学生、买菜的爷爷奶奶从街边走过,这种烟火气就是她想要的“社区温度”,也是她选择将咖啡馆开在此处的原因。

同样被社区氛围吸引的还有“口袋咖啡”主理人何凰棋。这家咖啡馆位于嘉澜庭“口袋公园”,在何凰棋看来,“这里不仅是咖啡馆,更像社区的会客厅”。

上海市中心因为“地皮紧张”,不得不在夹缝中为市民提供尽可能多的绿化、休憩空间,因此诞生了随处可见的“口袋公园”。“口袋咖啡”所在的这片区域在改造前杂草丛生,如今有居民来此遛狗,有白领在此午休,也有孩子来这里玩耍。

天平街道因拥有不少树龄悠久的法国梧桐,也被称作“梧桐区”。咖啡馆“毛姆礼帽”的创始人邱见和叶锋想要给这片“梧桐区”增加一些文学情怀。

这家咖啡店去年开业,店内有一顶毛姆戴过的礼帽,这也是店名的由来。店里还能看到安徒生的手稿、爱因斯坦的演算草稿等藏品,每个季度还会有不同的小型展览可以免费参观。“比起快速盈利,我们希望更多热爱文学的年轻人喜欢上这里。”叶锋说。

用创意打破同质化

若想在咖啡馆众多的上海站稳脚跟,年轻的主理人深知:必须用创意打破同质化。天平街道的3家小店便以截然不同的方式诠释了“咖啡+”的可能性。

叶锋介绍,“毛姆礼帽”咖啡馆目前已形成“文商展一体”的青春经济模式,“我们卖的不仅是咖啡,更是内容”。他们将菜单、杯垫甚至餐巾纸设计成文学剪影,除了定期举办主题多样的分享沙龙,还制作了帆布包、咖啡杯等“咖啡+文学”的系列周边产品。

叶锋回忆说,有一名顾客环游各国时总会精心拍一张他们帆布包的打卡照发到群里,“这种由共同兴趣爱好产生的连接,也是激励我们创业的动力之一”。

何凰棋及其创业团队一直在研究社区咖啡馆的发展模式和生态。2020年“口袋咖啡”开门营业后,她注意到这里不仅是人们放松的地方,也是宠物们在高楼大厦间难得的活动空间。

因此,何凰棋和丈夫成为口袋公园的管理者,在社区内宣传文明养宠,定期举办宠物友好的集市活动,集市里既有修家电的便民摊,也有青年艺术家的文创展位。“有客人说这里很‘魔幻’,能看到遛狗老人和时尚青年和谐共处。”何凰棋说。

秦舒琪则在开店的过程中发现了“放学经济”的商机,在放学时段推出“非咖啡饮品买一送一”活动。“我选址的时候没想到这附近有3所学校,后来在放学时段发现街上一下子出现了很多学生,我就马上推出了‘放学别走’特别活动。”秦舒琪说。

30%以上咖啡师是“斜杠青年”

《上海共青团推进青春经济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通过打造青年发展型街区、建设24小时“年轻力”单元等,为青年提供更多新颖、有趣的消费选择,激发青年消费欲望;要通过赋能指导,孵化独具个性的青春小店、市集和摊位,支持其提质拓面。

如今,邱见在街道和团组织的协调牵线下,搭建起越来越多的青年社群,增加了小店30%的收入,初步实现了收支平衡。3月中旬,他在浙江嘉兴开了“毛姆礼帽”的第一家分店。

秦舒琪干劲十足,计划很快推出新的非咖啡饮品。街道和区级团委条块联动,也在尝试孵化更多像Q BOX这样的“放学经济”业态,将咖啡店变为课后社交与学习的“第三空间”。不少学校社团开展咖啡拉花体验、微创业讲座等活动,为这里带来了人气。

团徐汇区委针对咖啡馆开展了一项调研,深度挖掘徐汇咖啡企业经营状况与需求,对话107家店铺、374名咖啡行业青年员工。调研发现,98%以上的从业青年拥有本科及专业的职业教育学历,从业人员学历较高、专业较强的特征突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的青年往往会选择在小型、独立店铺从业。此外,不少从业人员是“斜杠”青年,除了咖啡师,30%以上的青年拥有其他兼职。

这次调研共收集到涵盖宣传、服务、环境卫生、培训等方面的50条需求。围绕这些需求,团徐汇区委下一步将联合街道推出定制化服务方案,如开发职业技能提升课程、打造智慧化社区服务平台解决经营难题等,以服务创新推动咖啡行业和青春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有话要说...